赴一场教育盛会丨一创参加第十届中国教育创新年会!

2023-12-08



课堂是教育通往高质量,

育人实践的主阵地。

学校的未来,

决定了学习者的未来。

聚焦学校,叩问未来,

你会怎样重新定义学习方式?

2023年11月28日至12月1日,由蒲公英教育智库、新校长传媒主办的第十届中国教育创新年会,“重置系统一一未来学校行动提案”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举行。

本次峰会邀请全国名师和前沿实践的学校团队参与其中,全角色、全要素、深度探索未来学校转型的当下可能,携手4800余名教育人走向系统重置,共同见证学校的未来走向。山东一创教育集团常务副总郭代景携济宁和菏泽的伙伴们参加此次会议。



1

13场专家报告、38个学校提案:

重置系统、叩问未来学校变革 !


开幕式在百余所学校的当代教育设计展中拉开序幕,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校长、教师、教育研究工作者、教育行政管理者等数千人参会,蒲公英教育智库理事长李斌致题为《未尽之美——学校转折与进化十年叩问》的开幕辞。

大会围绕目标原则系统、组织机制系统、课程开发系统、教师支持系统、学习管理系统、评价考试系统、家校合育系统、场景美学系统、技术赋能系统、创新领导力系统、创新研发力系统等领域展开,各位专家、学者及校长及研发团队代表提出了基于“1+10系统”的未来学校行动框架,分享了他们的案例、思考、探索与实践。

四天的学习,大家分别聚焦各大系统重置研讨,以数十场专家报告、学校提案为中心,以未来学校学习路线图、场景路线图、技术路线图等为基础共创,以“当代教育设计展-一未来学校场景美学”为学习背景,我们重新想象未来学校的样子,共赴了一场叩问未来的年度盛会。



2

7位团队伙伴:

全程参与、积极投入、沉浸学习

本次年会除数十场专家报告、学校提案外,还有上百个“年度教育创新学校产品”展等,老师们在每个展览区驻足停留,细细地观看各个学校的文化产品、孩子们的原创作品,老师们和推介人自然地就学习心得、日常教育教学等话题进行互动交流。

在一创,每一次外出培训,老师们都会倍加珍惜,全程积极参与、投入学习。每一位伙伴都详细记笔记,大家分组整理各位专家的PPT、提炼要点,并及时分享在学习群里、会后开展小组研讨各位专家的观点,结合实际思考自己如何做更好的教育。



3

思想交流 智慧碰撞

“学习赋能量,研修助成长”。本次培训,老师们聆听了多位各领域教育专家的报告,感受颇深、受益匪浅,我们一起看看老师的心得感悟吧!

一创教育/ 教研主任杨泽宇


教育正在由教育信息化向教育数字化转化,这一种系统性变革。教师真的要被人工智能所取代了么?在ChatGPT时代,我们要将人工智能系统为我所用。人工智能现在只能解决事实性知识,并不能解决方法性和价值性知识。即使未来机器攻克了以上课题,我们也一定会超越本能局限,开启新的教育篇章!


那么我们今天的选择和接下来的行动有以下几点:


1.在教师、班主任职级评定过程中要对老师进行思想引导和教学管理方法转变:首先定义孩子都是好学生;其次要理解学生的错误和问题,通过了解孩子情况分析问题产生本质,聚焦本质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2.学生自主研发、教师自主研发的平台需要强大的后台支持;通过两校联动相互学习,取长补短;


3.学生评价维度可以逐步进行三维度评价:学科知识评价,德育生活评价,职业能力评价;


4.内驱管理,文化先行。一个有丰富文化底蕴的学校,校长坚守,教师才信。从我做起,一创未来!

山东一创技工学校/ 教务处主任张昌云


教育的本质是教人思考。学校应从育人目标出发,培养会思考、能动手、懂运用最终可以解决问题的学生。而目前教育现状就是以应试教育为主,忽略了整体素养教育。


教育未来的发展一定是围绕育人目标来进行,要由“老师如何去教”转变为“学生怎么去学”。所有的课堂模式,教学体系,考试标准等都要以学生为中心。需要改变课堂模式;调整评价机制,在适当的时候将“博弈场”转为“共生场”;确定育人体系;接受人工智能。用大会上的一句话来总结:未来的教育一定是一片蓬勃生长的森林,是一个良性发展的生态系统。


结合我们学校的实际情况,我认为同样可以用李希贵校长的一句话来作为行动纲领:我们要围绕育人目标,进行微创新、细改进、小课题、轻变革,人人可为,汇聚起来能量巨大,关键是学校组织内部要营造出敢于创造、乐于创造、利于创造的生态。具体来说,让听见炮火的人去指挥战斗:让老师有资源,让教研人员有精力,让行政人员有权力,让校长有时间去思考。道阻且长,勇往直前!

菏泽一创技工学校/ 校办兼政教处主任赵红生


传统的教育模式,如同沉重的铁链,紧紧地锁住我们的思维,将我们困在现实。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资源的利用本就充斥着不平等,但对于教育本身来说,它又是平等的。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已经有更多的先行者在教育领域不断地进行改革和创新。未来的教育将更加注重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批判性思维。是个性化教育;是高新技术的应用;是跨学科通识教育;是实践教育。


我们需要转变我们的思维方式,敢于突破传统的认知,用开放的心态去接纳新的教育理念,尝试新的教学方法,重视实践性教学,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为他们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积极应对教育未来的挑战和机遇,为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而努力。

山东一创技工学校/ 德育处主任崔璇


本次学习更多的是感受到了危机感,原来感觉变革离我们很远,大家都只是在纸上谈兵,谈未来和理想,这次的冲击感比较大。当看到4000多名教育工作者汇聚年会,专家的报告、学校的提案,真真切切感受到了教育变革正在进行!


真正的教育是做不被浮躁的指挥棒、舆论圈、利益、分数所左右,回归本源的教育。我们与其他学校的差距并不在于资源,很多乡村学校的变化,是理念、是行动、是整合资源。   


要做“有人的教育”,“有专业尊严的教育”,以人的根本发展为出发点,让学生、老师站在教育的正中央;让真正的、美美的、有人的教育在校园内科学有序地建构。


我们现在也应该从思想上进行转变,从课堂模式到学校组织架构如何调整才能适应新的教育模式,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

菏泽一创技工学校/ 教务处副主任杨彬


教育在概念上与社会政治和经济并不是同步发展的,它由经济决定,又受到政治影响,还受到科技发展的影响。如今社会人工智能飞速发展,社会政治开明,经济稳中有进。在未来中,科技的进步会迎来社会生产方式的变革,而教育培养的人要适应社会发展的变革,所以教育本身也要进行变革。


教育日渐走向智能化,科技化是毋庸置疑的。主要体现在:1.教育模式的多样化;2.对学生的评价不再仅仅是分数,尊重学生的差异化,让学生能够扬长避短的发展自己最擅长的领域。3.随着科技的进步,AI、虚拟现实技术、混合现实技术等技术的发展,会极大的丰富教育教学的资源。


    当下我们应该客观的看待教育的现状,认真分析社会未来发展的主方向,并要采取两个节奏的行动:思想上“大步跳跃”的进行跟随时代发展的步伐,并大胆预测科技的发展对教育具体的影响,未来社会所需要的人才类型。改革上要“小步慢走”。看的远是为教育不迷路,走的慢是要备好“行囊”,厚积薄发。

一创教育/ 常务副总助理张鑫


在时代快速变迁的当下,以前的教育方式早已不能满足于当下的学生,如果还用过去的方式教育现在的孩子,无疑是在葬送他们的未来。那未来的教育应该是什么样子的?     


我想,未来的教育,是真正意义上的“因材施教”,是多数人的个性化,是追求差异而不是差距,是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是创新、是开发、是人的核心素养,是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人的独立”......   

结合当下,“给孩子受用一生教育”秉承着“以终为始”的原则,也就说,我们希望学生毕业时,走到社会上应该具有什么样的品质?当他们30岁、40岁的时候又能承担怎样的社会责任,倒推我们应该做一个什么样的教育。


  在我看来,虽然这样的转变与当下的“应试教育”是有冲突,但这并不影响我们对教育变革的追求。所以,是做一个“历史的传声筒”,还是做一个有思想的教育设计者?我们要有这样的觉醒观念,植入到正在做或者将要做的任何一项教育工作当中........

一创教育/ 常务副总郭代景


多次走进这样教育人的场域,这里每一个教育前辈的使命和呼吁,一幕幕都在让一创人亲临其境的看见,教育人在回归本质教育的探索和奔赴使命的生长,让我坚信中国教育人在使命责任下有能力,而且已经以群体涌现的拉开厚重而宽大的帷幕,我们已经走在这场教育变革的船上,没有人可以掉头,应该直面当下的挑战,面向未来的教育,急需把曾经大致的方向,化成清晰的目标感,奔赴行动,看清彼岸,走向系统重置,小切口进入,一环一环迭代,实现生态再造。


一两的行动,比得上一顿的理论,“道路且长,行难将至”。





未来的学校是一座“蓬勃的森林”,我们共同走进这所微型的未来学校,一起奔赴教育的最美图景。青矜之志,履践致远;行而不辍,未来可期!充实的学习生活结束,我们满载着收获、赋能教育、不忘初心、肩负使命,向未来出发!



分享